东海浪花的故事:童心向未来实践团走进大山_海洋_课堂_临朐
“老师,东海的浪花真的会唱歌吗?”这是云南红河州金平县的一位傣族女孩小玺在课堂上好奇地向上海海洋大学“童心向未来”实践团的小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这一幕,展现了教育的魅力与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今年暑期,实践团再次走进云南金平县和山东潍坊市临朐县,通过“行走的课堂”开展了一系列支教活动。
在临朐县的蒋峪小学,实践团以“情系沂蒙智启未来”为主题,带来了30余节丰富多彩的课程。而在金平县第二小学,则围绕“沪滇连心筑梦童行”的主题,开展了包含民族文化、海洋科普、财商启蒙等五大板块的60课时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在财经课上,孩子们通过解谜游戏了解粮票和土地的历史,寓教于乐,既有趣又有意义。心理课上,孩子们用情绪九宫格表达自己的感受,纸飞机承载着他们的心事,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财商课则通过古今货币的对比,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本利计算,思维火花迸发,形成对金钱的初步认知。
海洋文化课则是孩子们眼界大开的时刻。通过鱼拓画和贝壳画等多样内容,孩子们不仅看到了海洋的神奇,还在实践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民族纹样课上,孩子们用线条勾勒图腾,创造出60余件纹样书签和帆布袋,感受古老文化在新载体上的时尚焕发。
这种“行走的课堂”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到了知识,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爱与关怀。教育的力量在于启迪心灵,点燃梦想,而“童心向未来”实践团正是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每一个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